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盈胜优配,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24年底已达2.20亿,养老问题日益严峻。在此背景下,养老机器人产业凭借政策支持、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增长,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。
从政策层面看,国家及地方密集出台政策推动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。国家层面,2021年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1 - 2025年)》、2023年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等政策,明确养老机器人在智慧养老产业的地位,推动其研发应用与场景融合。地方层面,辽宁、黑龙江、重庆等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,通过产业扶持、技术研发等举措,为养老机器人在实际场景应用提供支撑。
市场方面,老年群体失能化、多病化和空巢化特征,催生康复、护理、陪伴三类机器人需求。康复机器人以60%的市场份额居首,2029年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。B端(养老院、医院)和C端(家庭)市场潜力巨大,五年内市场空间有望突破170亿元。目前市场格局分散,傅利叶、华为、优必选等为重要厂商。
产业链方面,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提供传感器、减速器等,构建养老机器人工作闭环,其中行为传感器技术复杂、壁垒高,执行器形成“提供动力-减速增矩-转向-承载力矩-散热降温”闭环。中游企业如小米、华为、美的,实现智能家居与人形机器人双重布局,构建完善产业图谱。下游To B和To C场景需求多样,机器人已在古荡街道、仁济医院等多地应用。
展开剩余78%标的方面,各领域企业积极布局。康复机器人领域,傅利叶、新松机器人、埃斯顿等构建产品矩阵;护理机器人领域,麦迪与优必选共建公司,荣科子公司推出相关产品;陪伴机器人领域,优必选、新松机器人表现突出;产业融合方面,华为、小米、美的等科技巨头跨界布局,推动产业融合。
总体而言盈胜优配,我国养老机器人产业在政策、市场、技术等多重驱动下,正迎来快速发展期,未来有望在解决养老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北京市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