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赢盘
晚上好啊,我是萌芽。
前段时间有姐妹在群里跟我说:“数学新教材居然把乘除法放在一起教!”
我第一反应是:真的假的?
直到我把2025年秋季全国二、三年级的新版数学教材全部收集齐了,一口气看完了五个改版版本——
北师大版
青岛版
人教版
苏教版
西南大学版
我得出的结论是:她没的说错,不仅乘除法,这次的改动还有很多。
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此次教材的变化,我决定按小学数学四大板块——数与代数、图形与几何、统计与概率、综合与实践——逐一跟姐妹们做个详细对比,帮助大家更好查漏补缺,特别是新3年级的教材有明显的“知识断层”,要早点补上。
今天这篇文章,就是来给大家“交作业”的,一起看看新教材到底“新”在哪。
这次整理分析的工作量真不小,花了很多心血。
但我一直觉得,只有真正清楚教材的变化,我们才能帮孩子更从容地应对新学期、新内容。
所以这一切,特别值!
⚠️ 文末准备了新教材的电子版下载方式,记得看到最后!
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次教材换新的范围。
今年9月份,哪些年级会换新教材呢?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表:
这次的改版我觉得封面变好看了!
而且,内容结构、知识点安排,甚至教学逻辑都有调整。具体怎么改?下面我来详细说说。
教学单元“大换血”!
二年级的变化
我首先好奇的是人教版、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目录,这三个版本用的省份城市最多。
新版人教版将原本八个单元精简为五个单元(不含总复习),
还增加了两个综合实践活动。
最关键的是,新版教材中将乘除法放在一块学习了。
人教版
苏教版从原本的七个单元调整为六个单元(不含总复习),同时,增加了“综合与实践”板块。
苏教版
北师大版新教材减少了一个单元,现在是八个单元(不含总复习),同样也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。此外,章节之间的顺序也变动得比较大。
北师大版
总的来说,从目录上看,新教材都精简了章节,学习内容安排得更紧凑了,此外,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增加综合实践板块,注重综合性和应用型。
三年级的变化
人教版从原来的九个单元调整为六个单元(不含总复习),并且学习内容上变了很多,比如新版删去了“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”,增加了“线和角”这单元等,具体变化可以看下图:
人教版
苏教版由原来的八个单元调整为九个单元(含期末复习),内容调整比较大,比如新教材增加了“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”“数据的收集与整理”等板块。
苏教版
北师大版则单元总数不变,都是八个单元+总复习创赢盘,但新教材增加了综合实践板块。
北师大版
那么从内容上来看,变化是否会很大呢?
四大板块的变化!
数与代数
数与代数是小学低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,而这次新教材最大的变动,也在数与代数这一板块。
综合来看,二年级的变化主要在于——学习进度加快。
比如在人教版中,旧教材是先学乘法、再学除法,分两个学期完成。而新教材则是学完乘法立马接着学除法,一个学期完成。
新版人教版二年级内页
但相对于苏教版,人教版这样编排还算是比较轻松的了。
因为在苏教版中,在学完乘除法后,是紧接着学习“三位数”和“有余数的除法”。
苏教版的学习节奏是这样的:表内乘法→表内除法→认识三位数→两位数加、减两位数→有余数的除法。
也就是说,孩子整整一个学期,将会浸泡在“数”的世界当中,这个学习任务可并不轻呀。
新版苏教版二年级内页
不过,集中学习确实可以让孩子熟练掌握“数与代数”的知识点,更早理解乘除互逆关系,在低年级阶段打好计算的基础。
但学习挑战就在于,学习节奏明显加快,孩子是否能及时跟上是一个关键。
而在三年级的主要变化则在于:计算便复杂了,难度加大。
在新版人教版中,三年级上册已经要开始学习混合运算,并且其中还涉及到了三位数的运算。
新版人教版三年级内页
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便是,新版人教版三年级删去了“万以内的加减法”,挪到了新版二年级的学习任务当中。
这样,新三的孩子就会面临一个知识断层的情况:万以内的加减法还没学过,就要直接学习三位数的混合运算了。
这对孩子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所以建议大家要帮孩子把这部分空白补上。
另外,在新教材中,我们可以看到增加了不少解题思路过程,也就是说,比起以前的死记硬背乘法口诀,现在更看重推理过程。
新版人教版三年级内页
这样清晰的逻辑分析,旨在激发孩子思考背后的原因,而非得到结果就可以了。
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,新教材重在引导孩子理解“为什么”,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,避免死记硬背套结果。
图形与几何
在图形与几何板块,新教材从简单到复杂、从一维到三维的逻辑编排,逐步加深,还是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的。
人教版新版二年级的重点学习内容,是厘米和米以及方位的认识。
新版人教版二年级内页
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也是“方位”
在三年级的图形与几何领域,新版人教材学习的是“线和角”,将旧教材“长方形和正方形”的学习内容后置到下册。
新版人教版三年级学习内页
“线”和“角”是一维过渡到二维的“桥梁”,可以为下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打基础。
总的来说,在图形与几何领域,中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在于启蒙与感知,暂时不会涉及到公式的计算。
统计与概率
在旧版教材中,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一般是安排到二年级下册或三年级才开始学习,而这次在人教版的新教材中,把“分类与整理”这一板块前置到二年级上册。
新版人教版二年级学习内页
新教材里有大量的分类方法,比如形状、颜色、种类等等。
并且新教材还融入了真实场景,让孩子明白“分类”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的。
新版人教版二年级学习内页
学完“分类”,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就是“数据的收集与整理”,这一板块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册。
总的来说,统计与概率在二、三年级难度不大,知识量也比较轻,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带着孩子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,应该就能很容易理解了。
综合与实践
这次新教材,“综合与实践”板块比重大大增加。
这一板块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演练,也是近两年来数学考试中常考的方向。
这一部分融合了生活化、场景性和应用性,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体现。
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中的“校园小导游”,通过导游的形式,结合孩子的校园,设计导游路线,以此来学习方位知识,这种就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:
新版人教版二年级学习内页
并且进而延申到其他领域,比如交通、地理等,探索更多方面的数学之美,也就是新课改中强调的“跨学科”:
新版人教版二年级学习内页
人教版三年级则新增了“曹冲称象”,通过历史故事来研究数学问题,并进而延伸到生活中的称重工具。
新版人教版三年级学习内页
综合与实践重在动手探究,所以增加了不少实践调查部分,比如小调查,去超市实物感受等。
总的来说,新教材表达与探索的题目大大增加,对动手弱、表达差的孩子是不小的挑战。
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,未来的趋势是鼓励孩子用数学思考,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。
好啦,今天的教材对比就分析到这里。
这次教材的变化总的来说就是:有基础,但更强调综合性、应用性和创新性,并进一步弥合学考分离。
首先是对计算的要求大大提高。
其次是思路拓展与知识的联结,过程逻辑比结果更重要。
最后是强调综合性、应用性和创新性,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。
这些趋势,都在慢慢地弥合学考分离这一特点。所以我们在数学学习上,也应该有所调整。
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上,没有捷径,只有踏踏实实打好地基,认认真真做好拓展,让孩子的数学思维、方法和综合技能都提升起来,面对校内的任何变动和改制,才可以轻松拿捏,不慌不忙!
一起加油呀~
另外,如果你想要数学各版本新教材的电子版,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【社群】即可加入社群,我会把全套教材的电子版发群里。
阅读更多:
派培优数学8-12人小班直播课
真小班· 真名师· 高性价比
希望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
关注我,一起抱团取暖
积极育儿、顺势养育
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